By Admin
10月11日电(管娜)2021年“诺奖周”已进入尾声。北京时间10月11日,作为压轴奖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一半奖项授予经济学家David Card,以表彰“他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性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经济学家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以表彰“他们在因果关系分析方面的方法论贡献”。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作为最后一个开奖的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有着与其他“兄弟姐妹”不同的“性格特点”。看似遥不可及的经济学,实际上早已融入现实,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充满“个性”的奖项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却并非如此,它是唯一由诺贝尔基金会官方颁发的“非诺贝尔奖”。究其由来,或许我们可以从它的正式名称 “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中,得到答案 。虽然并非“纯正血统”,但是经济学奖与其他5个诺奖地位相同。
由于并非“经典”诺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最“年轻”的奖项,1969年才首次颁发,而其他的诺奖从1901年就开始颁发了。
虽然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年龄最小的,但是奖项得主年龄普遍偏高,平均达约67岁。2007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是年纪最大的获奖者,获奖时年龄为90岁。最年轻得主为2019年获奖的美籍法裔经济学家迪弗洛(Esther Duflo),获奖时为46岁。
这位经济学家迪弗洛,不仅是最年轻得主,也是第二位女性得主。诺贝尔经济学奖自颁发至今,女性获奖者仅有两名。首位女性得奖者是2009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奥斯特拉姆(Elinor Ostrom)。
资料图: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人分享奖项。
“高冷”研究融入生活“温度”
提起经济学,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高深莫测。但其实,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们,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把看似“高冷”的经济学变得更加“接地气”。其中有些内容,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例如,在菜市场上,两个人看上了同一棵白菜,他们之间就存在竞价关系。当多个顾客为同一件商品竞价时,拍卖就出现了。最终有人以5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棵白菜,虽然赢得了白菜,但是却陷入了“赢者诅咒”,即出价超过了物品的真实价值。那么,如何避免“赢者诅咒”,进行最优报价呢?
2020年获奖者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就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贡献。他们改进了拍卖理论,设计了合理的拍卖模式。他们发明的同步多轮拍卖(SMRA),在全球范围内,为无线电频道销售带来了巨大收益。除此之外,这种拍卖模式也可用于政府电力和天然气的拍卖,使全世界的买方卖方和纳税人受益。
2020年12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威尔逊(左)和保罗•米尔格罗姆(右)在颁奖之前,摘下口罩合影留念。
除了进行买卖以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还在减轻全球贫困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9年,据颁奖委员会介绍,目前全球仍有超过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条件下,每年有近500万儿童死于5岁前,大部分是由于一些本可轻易治愈的疾病。
同年,阿比吉特·巴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就“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而获奖,颁奖委员会称,他们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
三位获奖者研究的关键,是把全球贫困问题分解为更小、更精确的问题。例如,为了找到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方法,可以针对教育方法、医疗卫生系统、获得信贷的途径等方面设计实验,证实干预效用。(完)
18 7月 2023
18 7月 2023
17 7月 2023
17 7月 2023
15 7月 2023
15 7月 2023
14 7月 2023
14 7月 2023
12 7月 2023
12 7月 2023
11 7月 2023
11 7月 2023
09 7月 2023
09 7月 2023
08 7月 2023
08 7月 2023
07 7月 2023
07 7月 2023
06 7月 2023
06 7月 2023
05 7月 2023
05 7月 2023
04 7月 2023
04 7月 2023
03 7月 2023
Powered By Impressive Business WordPress Theme